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

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

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

公元805年,卑濕酷熱的湖南永州用滂沱的大雨迎來了一位頗負才氣的大師。永州太寂寞,瘴氣和獸類充斥著山野河澤,唯獨缺少智慧的生命和浩蕩的人文精神,于是,好像上天有意要安排一位文化使者來開拓永州的蒙昧與蠻荒,柳宗元蹣跚而來。

柳宗元是在經歷中唐那場雷霆萬鈞的變革——”永貞革新”后,從長安被貶到永州這片荒蠻之地的。少有才名的柳宗元在年僅十三歲時,便以一篇辭采飛揚的《為崔中丞賀平李懷光表》名動長安,待到其二十一歲時,更是在沒有通過任何請托的情況下,在長安科舉中成功勝出,躋身僅僅三十二人的耀眼榜單,此后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進入朝廷中樞,成為王叔文主導的”永貞革新”中得力的闖將。然而,這場被柳宗元寄予極大熱情的革新,面對一堵堵難以撼動的高墻,僅僅持續了一百多天,便隨著順宗被迫內禪進而不明不白地死去而慘淡收場。被宦官擁立的太子李純即位后,是為憲宗,由于當初王叔文集團在繼承人問題上并沒有站在李純一邊,導致即位之后的李純對王叔文集團采取了瘋狂的報復,就在他登基當月,王叔文被貶為渝州司戶參軍,不久被賜死,王伾被貶為開州司馬,不久病死,其余八名重要成員韓泰、陳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凌準、程異及韋執誼八人先后被貶為邊遠的八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在瞬間由巔峰跌入谷底的八司馬中,柳宗元的貶謫之地是相當蠻荒和偏遠的湖南永州。柳宗元曾在其《與李翰林建書》中,說”永州于楚為最南,狀與越相類,仆悶即出游,游復多恐。涉野有蝮虺、大蜂,仰空視地,寸步勞倦。近水即畏射工、沙虱,含怒竊發,中人形影,動成瘡痏。”足見生存環境之惡劣,而作為一場政治改革的失敗,柳宗元的安身立命之所只能是荒僻和不毛之地?;实蹖⒂P直指永州,人煙稀少,再有韜略也不足以舉事;遠離京師,再有才華也不能亂我朝綱,這時再配上一個監視的官員和滿眼的崇山峻嶺,就鎖住了一個中國封建文人的視野和心靈。

如果說,剛剛踏上永州這片土地,柳宗元還帶著貶謫之臣的況怨,對永州山水人文并無感情,那么,當禪院的煙靄彌散于一張空白的宣紙之上,當佛國的井水沖滌開詩人封閉的心扉,柳宗元與永州的距離,已經在一點點地拉近。是的,讓柳宗元的骨子里融入永州意識的,正是他篤信三十年的佛教。史載,唐時的永州,雖地處偏遠,但佛教活動卻并不匱乏,南北往來的僧侶都將永州做為暫時的落腳之地,而令人錯愕的是,在永州這樣一座荒僻小城,竟坐落著大大小小三十六處寺庵禪院,包括柳宗元寄住的龍興寺在內,華嚴寺、開元寺、法華寺等,都擁有著眾多虔誠的信眾。正是在與這些寺院的高僧大德往來之中,心情郁悶的柳宗元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尋得了心靈釋放的空間。他拜龍興寺重巽住持為師,時常到其講經說法的凈土院研習佛經,在對佛教精義有了深入了解之后,他仿佛醍醐灌頂,提出”佛之道,大而多容,凡有志于物外而恥制于世者,則思入焉”,進而產生了援佛濟儒、統合儒釋的設想。”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當在浩蕩的梵音中安下心神,當佛國的水汽漉濕漸染斑白的額角,柳宗元拭去感傷的淚痕,,”自肆于山水間”,開始重新諦視命運,諦視人生,諦視永州。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由此,膾炙人口的《江雪》的橫空出世,便順理成章!這首流傳千古的詩歌,垂髫小兒皆能吟誦,歷代畫師更是借此詩意境,創作了大量的山水畫卷。按理說,柳宗元的貶所永州,地處湖南的南端,跟本與雪無緣,但上蒼好像有意要和柳宗元開個玩笑一樣,就在柳宗元來到永州的幾年間,旱澇頻繁冰凍十分嚴重,竟然出現了少有的極寒天氣,柳宗元在其《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漫天大雪之中,踽踽獨行的柳宗元感受著永州的山寒水瘦,更在對自己的內心進行著觀照與自省,他把自己放逐成一個獨釣寒江的漁翁,讓自己成為大片留白中一個坐如磐石的黑點,而這個孤寂的黑點,恰與一千年前的屈原形成跨越時空的應和,自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之后,”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漁父意象,便成為中國文人遺世獨立清標孤高的標準意象,而將這個意象置于”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荒原大野之中,更顯出一個文人的超拔與獨立。寒江之上的柳宗元,就是那個劃動孤舟的蓑笠翁,彼時,經歷了喪母之痛和居所火劫的柳宗元,太需要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覆壓住內心的傷痛了,而偏偏永州有情,讀懂了詩人,理解了詩人,凜冽的寒風夾帶著百年不遇的鵝毛大雪,為詩人鋪展開一張潔白干凈的”宣紙”,這張”宣紙”,是永州為柳宗元量身而定,這張”宣紙”,摒棄了所有局外之人,只允許柳宗元一人跳進跳出,當柳宗元最終以一首冠絕千古令人”讀之便有寒意”的《江雪》,讓自己成為永遠的畫中人,他不會知道,自己已然跨越了小我的悲喜,將人生的騷怨與曠達融入一種超塵拔俗的大孤獨之中。

至此,荒僻的永州,終于有了淋漓酣暢的腳步聲,那是柳宗元踏察永州山水的腳步,山水永遠對應著中國文人的情緒,中國文人困厄感郁,山水也就黯然無光;中國文人激情澎湃,山水也就熠熠生輝。正是在對永州山水的踏察之中,柳宗元才發現,自己與永州的關系,早已不再是初來乍到時的疏離感和陌生感,而是在和山水的親密接觸之間,和永州實現了不可切分的勾連,而最能體現這種關系的,莫過于柳宗元膾炙人口的《永州八記》,正是由于柳宗元的激情書寫,永州,才得以于蠻煙瘴雨于之外,以一脈清逸的禪理匯入中國文化的激流。

《永州八記》按寫作順序,依次為《始得西山宴游記》、《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從這些題目看,攝入詩人筆端的永州山水不過是些土丘石陵,溪流淺洼,但柳宗元卻以細膩的觀察和靈動的筆觸,讓永州的山變得奇峰屹立,讓永州的水變得空明澄澈,尤其是《小石潭記》,更是將一個不知名的小潭寫得氣韻生動,出神入化,這是一處”竹樹環合,寂寥無人”的人間秘境,又何嘗不是柳宗元在與永州消除心理隔膜之后為自己也是為永州營造的一處心靈秘境呢?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節選)

據說寫這篇小品之時,柳宗元已由暮鼓晨鐘的寺院搬到了愚溪。愚溪原名冉溪,是瀟水的最后一條支流,而愚溪這個名字,則是搬遷至此的柳宗元所改,一字之差,自嘲之意盡顯,但柳宗元不會想到,這個愚溪的命名,會在此后千年,成為永州人恒久炫耀的標簽,而永州本身,也因柳宗元的潤色和經營,由一座曠大無比的天然監獄轉化成滋養和啟迪中國文人心性的圣地。



--免責聲明-- 《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文筆優美俱佳,如果《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這篇文章結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創,那么《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版權就屬于本站,如果沒有注明那么《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這篇文章則轉載于網絡,或者由本站會員發表,版權歸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觀點和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我們會在看到第一時間刪除《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這篇文章828la225134。

【結語】: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全文完),小編在下方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溫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多運動,每天開心學習和工作,做個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獨釣寒江雪的意境(千古絕句最美句子)】推薦文章

<small id='828la225134'></small><noframes id='828la225134'>

  • <tfoot id='828la225134'></tfoot>

      <legend id='828la225134'><style id='828la225134'><dir id='828la225134'><q id='828la225134'></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225134'><tr id='828la225134'><dt id='828la225134'><q id='828la225134'><span id='828la225134'><th id='828la225134'></th></span></q></dt></tr></i><div id='828la225134'><tfoot id='828la225134'></tfoot><dl id='828la225134'><fieldset id='828la225134'></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225134'></bdo><ul id='828la225134'></ul>

        1. 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国产色在线?|?日韩-久久精品国产999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