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體育自媒體

-ng體育自媒體
首頁/網絡熱點/ 正文

一季度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規模降六成 “避雷”意識是一大誘因

admin2024-04-29網絡熱點1 ℃0 評論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證券時報記者 謝忠翔

  口味仍在變淡,上市公司對理財產品的認購持續縮水。

  今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購買各類型理財產品的意愿降至近5年冰點。無論是購買理財產品的公司數量,還是認購的理財產品數量與總金額,均創下近5年同期水平新低。

  有業內投顧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分析,伴隨上市公司經營壓力增大、再融資難度提升,為保障資金安全和流動性需求,今年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和預期均有所減弱。

  一季度認購同比降六成

  證券時報記者據Wind數據梳理,今年一季度,滬深兩市中使用自有或閑置資金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僅有427家,創下近5年同期新低,較2023年一季度的877家則呈現腰斬。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數量在900家上下浮動。

  數據還顯示,今年一季度,上述427家上市公司認購的理財產品共計2271只,同比下降51.8%。與此同時,A股上市公司認購的理財產品規模也掉頭向下。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規模波動幅度并不大,均穩定在3300億元至3700億元區間。不過,2024年一季度該項數據出現嚴重縮水,僅為1282億元,較上一年同期下降60.32%。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認購理財產品的資金來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自有資金,另一類是自籌資金。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數據后發現,在上市公司近年來認購理財產品的資金中,自有資金的占比有所減少。2024年一季度,自有資金的占比為35%,而2020年至2021年同期,該項占比曾分別達到64%、51%。

  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總規模減少的背后,一大原因或是各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表現不理想,閑置資金有所減少。Wind數據顯示,已披露2023年年報的3376家A股上市公司,合計營收同比增長1.32%,歸母凈利潤則同比下降1.84%。如果剔除金融企業和“兩桶油”,A股已披露年報上市公司的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3.19%。其中,滬、深主板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增速分別為-1.19%、-2.11%;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凈利潤增速分別為-28.72%、1.78%、-16.06%。

  “今年,伴隨著經營壓力增大、再融資難度提升,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資金和預期有所減弱?!比f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對證券時報記者分析,前期購買理財產品的上市公司,其主要資金來源是IPO和再融資募集的資金,以及生產經營中的閑置資金。在經營壓力上升之下,上市公司必須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高流動性。

  存款類產品全線縮水

  從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的具體構成中,可以看出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仍將存款類產品作為配置的首選。上市公司配置的存款類產品主要包括存款、定期存款、結構性存款和通知存款。

  不過,相較于2023年一季度,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配置的存款類產品呈現全面下降的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1~3月,A股上市公司購買存款類產品的規模同比下降62.69%,為1016.32億元,較2023年同期減少約1707.53億元。其中,降幅最大的品類是通知類存款產品,同比減少90.49%;結構性存款、定期存款和普通存款,則分別同比減少62.13%、26.58%和62.64%。

  2023年6月、9月和12月,全國性大中型商業銀行陸續發布公告,多次宣布下調存款利率,涉及定期、活期在內的多品類存款。就最近一輪動作來看,國有大行下調的重點為定期存款及大額存單利率,降幅一般為10個基點、20個基點和30個基點,存款期限涵蓋一年期到五年期,其中三年期、五年期品種的降幅較大。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上市公司購買理財產品規模下降的主要原因,與企業業績表現、宏觀經濟因素以及投資收益率下降有關,例如利率下降導致存款類產品吸引力下降,投資者對風險的擔憂加劇。

  據了解,去年12月銀行存款利率下調后,多家大行的五年期掛牌利率已降至2%,收益率普遍低于銀行理財公司發行的現金管理類產品。

  除了結構性存款類產品,上市公司購買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也在繼續減少。今年一季度,上市公司持有的銀行理財規模較2023年一季度減少約115.72億元,為118.44億元,下降幅度達49.42%,這也是該品類產品的認購規模連續第五年下降。

  上市公司理財要“避雷”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上市公司使用自有資金購買的理財產品爆雷,在報告期內出現逾期兌付或虧損現象,導致上市公司的凈利潤受到明顯拖累。

  近日,A股上市公司二六三發布的2023年年報顯示,該公司去年營收、凈利潤分別同比下降0.61%、897.37%。其中,二六三從中融國際信托購買的2億元信托理財出現逾期未予兌付,致使該筆信托理財計提公允價值變動損失1.8億元。

  4月11日,光云科技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購買逾期未兌付的中融信托產品合計9000萬元,已對中融信托向哈爾濱市香坊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索賠9000萬元。

  據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23年以來,已有20余家A股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中融信托旗下產品,包括火星人、安記食品、法獅龍、金房能源、傳智教育、安利股份等。

  上述風險事件發生后,上市公司購買信托產品的規模明顯減少。2024年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合計僅認購26.94億元信托類產品,較去年同期減少48.8%。

  屈放表示,近年理財產品出現的爆雷事件,提升了上市公司的安全意識。前些年,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往往和房地產關聯度較高,也更傾向于信托、高收益債券等。而伴隨著房地產行業風險暴露,近年來上市公司購買的理財產品更傾向于債券或者結構化存款、貨幣基金等現金類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也有部分類別理財產品的認購出現同比增長,但這些產品的規??傮w并不大,占比有限。其中,基金專戶、逆回購和投資公司理財分別同比增長103%、93%和27%。

  “未來,上市公司在理財方面仍會結合宏觀經濟情況和自身需求來考慮,但是隨著無風險利率下行,市場上現金類理財產品的收益必然會受到影響。近期,已經出現上市公司布局權益類股票和基金投資的案例,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提升資產收益率。當然,目前現金類產品的大多數份額仍然是上市公司閑置資金配置的首選?!鼻耪f。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

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国产色在线?|?日韩-久久精品国产999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