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體育自媒體

-ng體育自媒體
首頁/網絡熱點/ 正文

梁建章首談《創新主義》:躺平是很快樂,但創新更加高級

admin2024-04-22網絡熱點2 ℃0 評論

  4月19日,在由中信出版、抖音大有學問、上海圖書館等聯合舉辦的《創新·傳承·生命意義》主題活動中,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人口經濟學家梁建章攜新書《創新主義》現場開講創新主義年度公開大課,以下是“創新”開講環節演講內容。

  一、生命的意義是什么?

  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話題本身不創新,答案則是創新的,就是:生命的意義在于創新跟傳承。大家可以到ChatGPT上查一查,如果查生命力是什么,或者創新主義是什么?似乎還沒有同樣的描述,所以這個提法應該是有趣的,是個創新。

  而且,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思考這個話題,因為社會富裕了,大家有更多閑暇的時間和財富。應當用閑暇的資源去做什么?怎么樣去追求更有意義的事情?這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尤其現在很多年輕人也關心,在新的技術和經濟環境下,應該去追求什么樣的人生意義?

  我們看到現在的技術發展越來越快,已經影響到人性層面,比如說當下最熱的人工智能技術。它會不會取代所有的工作?有了它,人類去干什么呢?你會發現,人類還是要去做創新的工作,創新的工作不能由人工智能來做。

  還有VR的技術,是不是能夠替代真實的世界,人活在虛擬世界里是不是能夠獲得同樣的滿足感?答案是:這些可能替代不了我們人類對創新和傳承的追求,所以我認為“生命的意義在于創新跟傳承”。

  這本書主要是講哲學層面的內容,當然從經濟層面來看,無論對于個人、企業,或者國家,“創新”已經是一項核心活動,或者最重要的一項取得成功、賺錢的要素。越來越多的人從事創新的工作,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將創新作為其核心競爭力。但是,這本書并不是主要講這個層面,而是在意義層面,創新也應當成為一項重要的價值觀和追求。

  什么是創新?我講的創新還是比較廣義的,包括科學技術的基礎理論,這個是核心,技術方面的創新,包括新工藝、新產品、新材料,甚至新的商業模式、組織形式,還有文化藝術的創新。另外就是基因的創新,我們認為生孩子也是一種創新。

  為什么同時也要講傳承呢?傳承和創新實際上是共生的。首先傳承是創新的尺度,創新是不是成功,是不是有影響力?就要看有多少人是被你影響,或者多少人傳承于你。如果是完全沒有傳承的創新,沒有人用到,也沒有人被影響到,那肯定是不成功的,價值也很小。因此說,傳承是測量創新成功的尺度,并且也是創新的成果。

  其次,創新和傳承也是相互補充的,如果一個東西是沒有創新的傳承,實際上是一種簡單的復制,這個沒有什么意思,這樣的社會也會逐步固化。

  “只有創新,沒有傳承”,這樣也不行。從意義來講,我們不光是要注重創新,而且要注重傳承。因為創新有很多風險,如果把人類搞滅亡了,我們說只為一代人的利益,而不顧長期的傳承,創新可能就是短期的,沒有一種可持續的理念在里面,所以創新跟傳承放在一起,既考慮了需要不斷地創新有趣的結果,又考慮到可持續性。

  我們剛才說了創新也涵蓋了基因創新的意思,就是后代,高級的生物大部分是兩性繁殖,其實就是父母基因的結合出來的后代,既是創新,又是傳承,新的孩子、新的組合都是創新,不光是傳承,也是創新。

  創新主義應該說是一個新的哲學思想和價值觀,在此之下,生命的意義或者使命是通過創新的傳承來追求人類文明的長期繁榮。

  為什么是創新跟傳承?因為創新和傳承是為人類知識和基因的大廈做出貢獻,人類文明之所以有今天,一方面是我們有幾十億的人,如果借用當下人工智能時代的比喻,它相當于具有幾十億算力的硬件基礎。同時它也有軟件設施,軟件是我們人類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發展的積累,軟件+硬件才成就了今天的文明。兩個缺一不可。如果我們沒有這么多人口、算力,這么多知識我們根本就承接不了。

  什么叫追求人類文明的長期繁榮?我們希望我們的文明不斷地延續下去。具體點,什么叫長期繁榮?是指不光時間要長,而且空間也要廣,數量要多,還有一個也不能忽略,就是要很有趣。我們要不斷有新的東西出現,而要做到這點需要創新。如果僅僅是復制,沒有創新的話,那我們說細菌空間也很廣,時間也很長,但那并不有趣,所以我們人類要實現高級文明、長期繁榮的意義在于空間廣、時間長、數量多,而且要有趣。

  而且創新、傳承不光是軟件、科學、藝術,也涵蓋了后代。這樣一種價值追求,其實可以用它來指導很多方面的思考,書籍后半部就主要講它的應用層面,包括應用到個人生活、企業經營、國家政策,包括人口政策、創新政策、教育政策等等,這些都可以用創新和傳承的衡量尺度,或者這樣一種價值取向來思考,會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這一價值觀有什么樣的傾向呢?它更加強調注重學習,注重進取,理性和交流的人生哲學。企業經營方面,是代表了更加平等寬松、協作和更具社會企業責任的文化,在國家政策中代表了更加開放、包容和生育友好的國家政策。

  二、創新力模型

  這本書多次提到這一模型,它我在上一本書里初次推出,也能夠推導出創新主義的價值觀。放到社會來講,人口跟人口之間的連接越多,思想的碰撞跟密度、頻率更高,創新力越旺盛,這個就是創新力的公式:人口數量×人口能力×內外部的交流量。

  看這個模型我們就知道,從國家政策來說,有兩個最重要的要素,一個是人口,一個是開放。過去人口是中國的優勢,但未來人口不那么樂觀,最近兩年我們出生的孩子數量少了很多,比起僅僅是不到十年前少了一半,20年以后,當這些孩子要成為創新者的時候,中國的創新力可能就受到很大的折扣,這個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為什么說我們需要上升到意義的層面,而不僅僅是經濟的角度呢?從經濟角度,我們也應該盡快地去解決人口的問題,因為這樣的情況會影響到現在的年輕人,出生人口少了以后,到他們五六十歲的時候,可能會直接受到影響。對于像我這樣現在50多歲的人,影響不大。

  所以要正視這一問題的話,需要超越自我、超越這一代人,讓整個社會達成共識,把人類文明長期的繁榮作為目標,我們不只是活一代人,而是要達到將人類文明、中華文明長期傳承的目標,因此需要為年輕人創造條件,提供生育福利。我們現在這么多財富,社會只要拿出一小部分來幫年輕人解決生育壓力大、成本高的問題,就能解決這樣的問題,但前提是我們要上升到一個意義的層面。

  講講創新主義的價值觀到底有什么特點。我們如果回答生命意義這樣的問題,會有多種答案,這當然只是其中的一個答案,每個人都有自己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歷史上的哲學家,對生命的意義的答案也都很好,比如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追求名利、享樂,這無可厚非,追求親情或者愛情,追求對社會的貢獻、美德,追求自我實現,這些都被大家討論過。那,過去的哲學家為什么沒有說創新呢?可能的原因是,他們生活的年代創新速度非常慢,一個哲學家生活幾十年中,可能并沒有看到太多的創新,而且很多統治階級并不喜歡創新,喜歡穩定,也有些哲學思想是反對創新的,追求穩定。

  創新是一種最高的精神需求的滿足,或者叫心理的滿足,沿用大家比較熟悉的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的理論,只有基礎需求滿足以后才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因此創新確實很難,但也有更高的成就感。創新是超越的,我們說的這種創新跟傳承的價值觀,是追求人類文明的長期繁榮,它超越了自我,超越了這一代人,甚至時空的概念,所以它其實是最高的追求。

  如果一個價值觀要成為普世的價值觀,一定要經過這么一個測試,所有人都去追求這樣一個價值觀,對社會是不是好事?如果大家都去追求考上清北,顯然不是好事,因為這是個零和游戲。追求財富是不是零和游戲?在過去土地就代表零和游戲。在工業社會,追求財富不是零和游戲,因為創新的可能性是無限的,而且創新是個政策游戲,你創造出來的東西會為其他的創新者借鑒,創新是前赴后繼、可以傳承的。

  因此我們說創新是一種價值觀,是可以通過普世測試的,可以從個人價值觀推廣到一個種群,也可以推廣到一個國家,國家跟國家之間也不是零和游戲,而是互相促進,包括中國跟美國,都不應該把它作為零和游戲來看待。

  最后是可持續性,或者是自洽性,之所以今天能夠討論創新主義這樣的哲學問題,就是因為我們祖先留下了這樣的一個基因和知識的大廈,如果要讓我們的后代多少年以后還去討論同樣一個價值觀,這個價值觀是什么呢?我能想到的答案是,他們討論的價值觀還是應該圍繞在,如何保持我們知識和基因的大廈能夠長期的繁榮,這是我能想到的唯一一條永恒的價值觀。

  三、AI不會朝著跟人越來越像的路徑去演化

  去年大模型出來以后,當然技術領域感到震撼,但最震撼的應該是哲學家,因為它證明了,或者說代表了只是個時間問題,就是人工智能或者機器可以模擬人腦中的一些活動。機器用數字的神經元可以模擬人腦,或者說用硅基可以模擬所有碳基的人腦活動。

  從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說這也是自然的,人腦就是一個化學的產物。但我們看到真的有東西可以模擬人腦,是足夠令人震驚的。其實這也是哲學層面上的震撼,因為現在人工智能的能力跟人腦還差很遠,比如它的能耗、通用性還差很遠。但,這只是個時間問題。

  另外對我的震撼是,ChatGPT的不確定性和不可解釋性,很像人類。就是說技能的東西可能必然會帶來不確定性或不可解釋性,如果一個完全可以確定、可以預測的東西,我們認為它不是智能的。智能也可以解釋為創造性,人類的創造性必然和不可確定性、不可預測性是共生的。

  我認為AI不會朝著跟人越來越像的路徑去演化,因為人類跟機器的差別在于具有自我意識,具有情感,這是要靠訓練、要靠幾萬年的進化訓練出來的。怎么訓練出來呢?人類跟非生物的差別是,生命的本質就是向生怕死,要把AI訓練得如同真實的生命,那你就要訓練出AI向生怕死。而AI不會具有人類同樣的向生怕死的情感,或者叫倫理也好。

  此外,AI雖然在理論上完全可以模擬人腦,但它又是和人腦不一樣,因為人類不會朝著這個方向訓練。我們創新的活動是具有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的,AI技能本身也是具有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兩個不確定性的東西去執行一個不確定的事情,重要的是這個AI跟我們人類是不一樣的,這個風險太大了。所以說為什么創新的工作肯定還是要人類去主導,因為也不可能讓給AI。

  既然AI比人類聰明,讓AI取代我們后代有什么不好嗎?有種觀點說,沒問題,我們不用關心風險,我們讓AI完成所有的事情,甚至它完全取代我們的后代,我們的后代再過一些年全都是硅基,都是AI的,AI雖然不是我們生出來,也是我們的創造的,也算是我們的后代。這成立嗎?我認為不成立,因為從長期傳承的角度看風險是很大的。它的確更聰明,它能繁殖嗎?還是說這些算法永遠地固化了在那呢?如果AI有后代的話是單性繁殖還是兩性繁殖呢?AI有公的母的嗎?

  為什么說這個,因為兩性繁殖既是創新又是傳承,在進化當中有非常重要的意義,生命經過幾億年的進化,能夠抵御各種各樣的變化和病毒,既有創新性又有傳承性,又有它的魯棒性,是有它的道理。如果我們現在單性繁殖,可能一個病毒就把它搞死了,如果它不死的話,新的AI如何取代他?如果人類不死,長生不老的話,對創新是不是好事,是不是固化了呢?

  所以讓AI來取代我們的后代,實現人類或者智能生命長期的繁榮,現在完全沒有把握,風險非常大,也不應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結論就是:AI做創新的風險太大了,我們不能讓它來替代我們的后代。

  現在還有個風險,是我們的年輕人會沉迷于虛擬宇宙、元宇宙,而不是去真實世界的探索。虛擬宇宙復雜度遠不如真實的宇宙,邏輯也不自洽。在一個邏輯不自洽的體系里面做創新,如同在一個邏輯不自洽的幾何體系里面證明幾何定理一樣,是沒有意義的。而且,虛擬宇宙可以用太低的成本制造快樂和滿足,可以模擬情感,還可以模擬假創新,所以我們要警惕它,保持對真實宇宙的探索。

  人類總得留點什么給自己做吧,所有精神的需求,我們總得留一個給自己做吧,否則我們干什么?如果我們要追求最高的意義,最高級的精神和需求的滿足,那不就是創新嗎?無論從樂趣來講,或者從意義感來講,人類也會把創新的活動留給自己做。結論就是,人類不會讓AI主動創新,人類會把創新的樂趣留給自己,AI會朝著人類互補的方向發展,在某些方面遠遠超過人類,但是它不像人。

  四、躺平是很快樂,但創新更加高級

  最后也講講旅行,包括太空旅行。人類長期文明的繁榮包括空間上的拓展,它和時間上的傳承同樣重要,比如發現新大陸等,歷史上對我們創新力是很大的提升,未來如果探索太空也是這樣??臻g上拓展也會促進傳承,因為它分散了風險,多個星球的文明可以抵御一個星球的毀滅風險。所以我們還是要發展旅行技術,包括太空旅行。

  新技術里面,可能太空旅行最難,長壽技術、人工智能相對容易,為什么呢?因為太空旅行有光速限制,成本高、有生命危險,經濟效益還不明顯,需要長期不計回報的巨大投入。有個費米悖論,說為什么我們現在沒有外星人?有可能外星人還沒有發展出太空旅行的技術,或者它被人工智能取代了,亦或者它成為虛擬世界,或者永生了,這些技術都有可能顛覆人類長期文明的發展。

  但太空技術確實能夠促進人類長期文明的發展,問題是這個太難了。所以一定要從人類文明追求的意義來看待才會追求太空旅行,意義就是追求人類和太空的長期繁榮。

  回到現實來看,生孩子其實也像是放個衛星,放出去以后不時也會發一些消息給你,說“拿點錢”。生孩子也是一個成本很高、沒有回報、有生命危險、經濟效益不明顯、長期回報、巨大投入的事情。這些事情確實得需要講講價值觀、意義才行。

  希望通過這本書,大家對生命意義能有一個全面地思考。如果把創新跟傳承作為生命的意義和追求,這會是更高級的追求,更加充實、科學、包容,更加具有可持續性,代表了一種更加積極、主動交流跟理性的哲學,以及更加平等寬松協作的文化,也意味著更開放、包容和生育友好的國家政策。

  雖然說是更高級的追求,是超越自我的追求,但創新主義也不會躺贏,創新和傳承的文化不會自動成為主流。因為躺平更容易,躺平也是挺快樂的,絕后也是很容易也很快樂。就比如生孩子其實是個人辛苦、個人得益占小頭,但社會跟文明的長久得益占大頭。

  在每個人的個人利益面前,創新和傳承的重要性還是不夠的。所以,我們需要促成這樣一種社會共識,拿出現在整體社會資源的一小部分,來支持創新和傳承,促進我們實現人類文明長期繁榮的目標。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額 本文暫時沒人評論 來添加一個吧

發表評論

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国产色在线?|?日韩-久久精品国产999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