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

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

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

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

纂就前緒,遂成考功。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

洪泉極深,何以窴之?

地方九則,何以墳之?

應龍何畫?河海何歷?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鯀若不能勝任治水。眾人為何將他推舉?

都說對此懷有憂慮,為何不先試用評估?

鴟龜助其盜取息壤,鯀有什么神圣德行?

治理川谷也見功勞,帝為何對他施以刑罰?

將鯀長久禁閉羽山。為何三年還不放他?

大禹從鯀腹中生出,治水方法有何變化?

接手先人未竟事業,終使父親遺志成功。

為何繼承前任遺志,他的謀略卻不相同?

洪水如淵深不見底。怎樣才能將它填塞?

將天下分為九州,是按怎樣的標準劃分?

應龍如何以尾畫地?河海如何流通順利?

鯀是什么使他意亂?禹是什么使他事成?

這一段是鯀禹治水的傳說,屈原借鯀禹際遇之差異對人間的規則提出質疑:付出為什么沒有回報?改變做事的方法就能改變結果嗎?

大洪水的真實性已經被考古學家證實:鯀禹治水發生于公元前1920年左右,起因是一場大地震。這場地震在積石峽引發了大規?;?滑坡堵塞黃河6到9個月,形成了巨大的堰塞湖,積蓄了大約7倍于98年長江大洪水的量。然后瞬間崩塌引發了當時黃河流域的超級洪災。

這次大洪水,《山海經》、《尚書》、《國語》、《墨子》、《孟子》、《史記· 夏本記》等大量先秦文獻均有記載。

關于鯀禹治水的故事,過程大概是這樣的:鯀生于堯舜二帝之間,當時洪水泛濫,鯀被堯帝委任治水之職,多年未成,被帝以失職罪誅于羽山。鯀死后其子禹承父志繼續治水,十三年功成,定九州鑄九鼎,建立夏朝。

當然,先秦文學尤其是《山海經》的故事不可避免有濃烈的神話色彩。比如鯀得到天神幫助,盜取息壤堵塞洪水。還有鯀作為男性,竟從腹中生出了禹。

禹治水時也得到了應龍的幫助,以尾劃地開辟河道,導洪水入海,以致功成。還有禹在開山時化作神獸巨熊,兒子啟是從石頭里誕生……

后世許多文學創作都能從這些原始神話故事中找到原型,比如孫悟空的形象是結合禹和啟創作的?!豆泶禑糁讔{棺山》中的烏羊王借鑒的就是大禹開山治水的事跡。

【不任汩鴻,師何以尚之?】

“任”是勝任的意思,“汩”意為治理,“鴻”通“洪”,洪水之意,“師”指眾人,“尚”意為推舉。

這句話是反問句,從鯀最終失職這個定論反問:既然鯀沒有治水的能力,最初眾人為何要推舉他?

【僉曰“何憂,何不課而行之?”】

“僉”是都的意思,“課”的意思是試,“行”是用之意?!罢n而行之”用現代的話就是試用他、考核他、考察他的意思。

這句是上一句的延續,包括百科在內的很多版本都將這句話翻譯為“都說沒有什么擔憂,為何不讓試著做去?”

個人認為,聯系上下文,這樣翻譯有不僅不連貫,還有自相矛盾之感。根據后文的描述,眾人不是“不讓鯀試著去做”,而是讓他主持治水很多年。

僉曰之后的“何憂,何不課而行之”描述的是一個問題。聯系上下文,我認為這句的意思應該是:既然大家都對鯀治水懷有憂慮,為何不先對他進行試用考察,評估過后再根據其能力進行任命?

這兩句其實是屈原的質問,屈原在《離騷》中用“婞直以亡身”(婞直:剛直)描述鯀,可以看出,他并不認同鯀失職這個定論。

【鴟龜曳銜,鯀何聽焉?】

“鴟”在這里指神鳥,“龜”自然也是神龜。這句直接取自神話,鯀治水的時候,有鴟龜引路,去偷天帝的息壤?!奥牎笔堑滦械囊馑?。

鴟龜這兩種神獸是上古時期太陽崇拜故事中的一部分?!渡胶=洝分嘘P于太陽的描述中,日中有金烏鳥,太陽每天由金烏鳥載著東升西落,西沉后由神龜馱著從西回到東。

這句話看似反問,實質是雙重肯定。是前兩句質問的有力論據,神鳥神龜都愿意為幫助鯀治水,說明鯀是有德行之人,是天命所歸。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

“順欲”是符合要求的意思?!暗邸痹谏裨捴兄柑斓?i>,在史料中指堯舜兩帝。至于是堯帝還是舜帝,不同的典籍有不同的解釋,有說堯帝也有說舜帝?!靶獭笔切塘P之意,關于鯀的記載,他死在羽山這一點沒有爭議。但他是被流放至死還是直接被誅殺,也有不同的記載,屈原趨向于流放至死這種觀點。所以才有接下來“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這一句。

“遏”是禁閉的意思,“施”通“弛”,釋放的意思。

屈原認為鯀治水不僅有效,而且即將取得成功,是皇帝降罪鯀的舉措讓這次治水功虧一簣。

屈原對鯀有“物傷其類,人同此心”的共鳴,兩人的遭遇非常相似。

屈原曾經在秦軍壓境時臨危受命,促成齊楚聯盟,擊退強秦,保衛了楚國。后因為變法損害了士族代表的統治階層的利益,被聯合迫害流放。

他認為自己跟鯀一樣是天命之人,在《離騷》開篇詳細介紹了自己的血脈和生辰。他是三皇五帝之一顓頊帝的后裔,又生在寅年寅月寅日。

他認為自己背負著改變社會的使命,而自己也用外交和內政兩張漂亮的成績單證明了自己的能力。

屈原當政期間,齊楚聯盟穩固,內部通過變法改善民生,國力日漸增強,楚國一度出現了國富兵強的局面。

然而,他最終和鯀的際遇一樣,在接近功成之際被命運施以重錘,功敗垂成。

【伯禹愎鯀,夫何以變化?纂就前緒,遂成考功?!?/strong>

“伯禹“即大禹,禹稱帝前被封為夏伯,故稱伯禹?!般埂币馑际菑摹怪谐錾?i>,神話中禹為鯀所生?!白搿笔抢^續的意思?!熬汀币鉃楦鷱??!熬w”是事業?!翱肌笆枪艜r指代過世父親的尊稱,生稱父,死稱考。

這兩句是對禹治水的概括:禹從鯀的腹中出生,繼承父親遺志,并取得成功。

鯀以男子之身生禹,看似非?;恼Q,其實亦有實事映射。這個情節的原型是一種叫做“庫瓦達”的風俗:原始社會某些由母權制剛剛進入父權制的部落里,女人產下孩子之后,男性將剛剛生產完的女子趕走,自己躺上剛剛生產完的床鋪上,假裝孩子是自己生的。男性用這種占有勞動成果的方式彰顯自己的權利和地位。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洪泉極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則,何以墳之?應龍何畫?河海何歷?】

“續初繼業”指繼承父親的事業;“窴”(tián)通“填”;“則”是標準;“墳”是劃分;“應龍”是上古四大神龍中唯一生有雙翼的龍,傳說中應龍用尾巴劃地,指引大禹開溝挖渠,引流入海。

這四句是大禹治水的細節經過:禹采用區別于鯀的治水之法,用疏取代堵,征服大洪水后定天下為九州。

【鯀何所營?禹何所成?】

“營”在這里解釋為惑亂,被迷惑導致意亂。

這句話是對鯀禹治水整個事件的疑問,父子二人同做一件事,一人一法,一成一敗,真的只是方法的問題嗎?如果堵確定是錯誤的方法,鯀用此法治水多年,為什么一直未被眾人制止?

鯀禹治水的實質是一個政權更替加王朝成立的故事。

三皇五帝時期,華夏大地是萬國林立的狀態,那時候的國,是一個個部落或者部落聯盟,堯帝的領土是眾多部落中最大的。

堯帝當政期間黃河流域爆發了大洪水,因為規模太大,整個黃河流域的部落必須聯合起來共同治理。

鯀因為治水有成效,得到了民望,再加上治水期間得到了調動諸多部落的權利,漸漸形成了一股可以威脅統治權的存在。

至于鯀究竟有沒有奪取政權的意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讀,我們今人也已經無從考證。最終結果是鯀被官方定性為瀆職無能之人,削去權利,喪失自由生命,在神話譜系中被描述成禍亂百姓的兇獸。

神話中鯀盜取天帝的息壤治水,事實上 ,息壤的確存在,當然它并不是什么無限生長的寶貝。古語 中“息”是停的意思,“壤”指的是土塊、石頭。用土塊石頭讓洪水停下來,這就是所謂的堵。

鯀治水的方法,應該是用竹籠木籠,將土塊、石塊裝進去投入水中,筑堤防洪。這個做法一直到后世還被治水專家使用,李冰父子造都江堰,采用的就是這個方法。

中國歷史,有史冊記載的黃河決口泛濫約有1593次,較大改道26次,常被提到的重大改道有6-7次。

黃泛區是非常難治理的,因為黃河水中含有大量的泥沙,洪水過處,泥沙淤積,會同時改變地貌和河道。

象這種史詩級的大洪水,以當時的生產力,治理幾十年是正?,F象。

現代考古人員發現,大禹治水時期,氣候好轉,季風降雨正?;?i>,植皮恢復,各大河流完成改道,洪災自然也隨著氣候的改善而減少。

所以,實時上,鯀禹治水一成一敗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方法,而是氣候。

禹治水成功后,得到了各部落的擁戴, 繼堯舜之后成為了黃河流域各部落聯盟的首領。他沒有放棄非常時期被授予的權力,而是集中權力,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統一政權——夏朝。

雖然主流聲音都在頌揚禹的功績,盛贊他用疏代替堵明智高效。但屈原自己治理過國家,也管理過民生,知道治水最有效的應該是筑堤(堵)加通渠(疏)組合,而非單用一策。

而且,疏通九川,開辟九州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即便是屈原所處的戰國,人力尚不能及,何況是禹所處的上古時代。

屈原不相信神龍相助的神話,但他又無法理解禹為何能制服洪水,只好留下這個問題,讓后世解答。

當時,民智未開,人們缺乏思辨精神。屈原是最先對“命運”提出質疑的覺醒者,相較于“天道”,他更關注“人”的力量。

在《天問》后面的篇章中,屈原對“社會”和“人性”進行了無情地拷問。文王、武王、比干、伊尹、箕子、呂望、管仲,有忠有奸有賢有佞,或善終或凄慘,并未遵循“善惡有報”的教義。

當時雖然沒有“社會學”,但他通過自身的經歷,結合歷史人物的命運,越來越確定,所謂的天道命運之說,并不可信,人才是決定性的因素。

這種超越時代的“人本思想”,西方直到十四世紀文藝復興運動才開始普及傳播。同樣是關于大洪水的神話,西方圣經中非常有名的諾亞方舟。與我們的鯀禹治水放在一起,可以非常直觀地看出東西方文化內核的根本性差異。

鯀禹治水的內核在“治”,諾亞方舟的內核是“避”。在西方的神話體系中,神降災禍是為“罰”,目的是清洗人類的罪惡。而中華神話體系中,天降災禍是為“儆”,目的是警示統治階級要勵精圖治,造福于民。

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應世觀,西方在十四世紀之前,所有的畫作都是神,沒有人的身影。直到文藝復興,人才取代神成為文化中的主角。

2021年2月24日6時29分,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實施第三次近火制動,進入火星停泊軌道。探測器將在停泊軌道上運行約3個月,環繞器7臺載荷將全部開機,開始科學探測。

這是《天問》系列的第六篇,我們會與天問一號一起,將這部集文學、宗教、科學、哲學等多種思想于一體的“千古萬古至奇之作”逐一為大家展開。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越來越多的同行者,與我們一起共度這趟穿越之旅。

這里是先問輔導



--免責聲明-- 《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是一篇非常優秀的文章,文筆優美俱佳,如果《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這篇文章結尾注明了由本站原創,那么《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版權就屬于本站,如果沒有注明那么《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這篇文章則轉載于網絡,或者由本站會員發表,版權歸原作者,只代表作者觀點和本站無關,如果您認為《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這篇文章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我們刪除,我們會在看到第一時間刪除《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這篇文章828la229143。

【結語】: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全文完),小編在下方為大家整理了更多好看的相關文章,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溫馨提示】:早睡早起,按時吃飯,多運動,每天開心學習和工作,做個健康的正能量人士。

更多【鯀禹治水文言文翻譯(鯀竊息壤小古文原文)】推薦文章

<small id='828la229143'></small><noframes id='828la229143'>

  • <tfoot id='828la229143'></tfoot>

        <legend id='828la229143'><style id='828la229143'><dir id='828la229143'><q id='828la229143'></q></dir></style></legend>
        <i id='828la229143'><tr id='828la229143'><dt id='828la229143'><q id='828la229143'><span id='828la229143'><th id='828la229143'></th></span></q></dt></tr></i><div id='828la229143'><tfoot id='828la229143'></tfoot><dl id='828la229143'><fieldset id='828la229143'></fieldset></dl></div>
            <bdo id='828la229143'></bdo><ul id='828la229143'></ul>

              • 97超碰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国产色在线?|?日韩-久久精品国产999久久久